氣候變化或將使瘧疾在非洲地區(qū)大幅蔓延
中國網3月9日訊 據英國《衛(wèi)報》網站3月7日報道,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出現的全球氣候變暖將會使非洲及南美人口稠密地區(qū)的瘧疾患病人數大幅增多,必須要加強疾病監(jiān)測和控制力度。
研究發(fā)現,每年約有2.2億人感染這種通過蚊子傳播的疾病,來自英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fā)現,瘧疾患者的數量在溫暖的年份更多,而在相對涼爽的年份,該數量又會回落。他們認為這無疑證明了染上瘧疾的人數多少與氣溫的高低有關。
倫敦衛(wèi)生與熱帶醫(yī)學學院(LSHTM)的名譽臨床醫(yī)學講師布馬(MennoBouma)表示,這項發(fā)現其實也就“表明了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上升,瘧疾將會不斷擴散,病例數將會上升到新的高度?!?
他補充說道,由于住在這些地區(qū)的人們對瘧疾的免疫能力較低,因此特別容易受到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據,2010年,瘧疾感染人數約為2.19億,其中66萬人死亡,而絕大多數都出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
但是目前并沒有強有力的數據證明,疾病感染者主要是在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地區(qū)。一些國際上的衛(wèi)生專家表示,將來每年因瘧疾死亡的人數可能是現在的兩倍。
布馬的這項研究被發(fā)表在科學期刊上。該研究調查了近20年的瘧疾發(fā)病數以及埃塞俄比亞中部德布拉賽特地區(qū)的氣候數據。

據預測,瘧疾對氣候變化極為敏感。布馬解釋道,由于瘧疾不單單是瘧原蟲導致的,隨著溫度的升高,將會滋生更多的瘧蚊,從而進行更大范圍的傳播。
對此,一些科學家則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社會經濟的進步,更為積極有效的蚊蟲應對措施將會使瘧疾的傳播得到有效控制,從而中和由于氣候變化帶來的潛在威脅。
為了尋求證據,布馬和來自密歇根大學的同事對埃塞俄比亞和哥倫比亞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他們先后查看了哥倫比亞西部安蒂奧基亞地區(qū)1990年到2005年的瘧疾記錄和埃塞俄比亞中部德布拉賽特地區(qū)1993年到2005年的瘧疾記錄。
蚊蟲控制項目,抗瘧疾藥物以及降雨量的波動是影響瘧疾病例數的其他一些因素,在排除了這些因素后,他們發(fā)現,在較溫暖的年份,患瘧疾人數上升至較高水平,而在較涼爽的年份則會回落。
他們稱:“這是一個清晰明確的信號,這種瘧疾患者人數的變化只能用氣溫的變化來解釋?!?
密歇根大學的帕斯夸爾(MercedesPascual)說道:“這是無可厚非的證據來證明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的發(fā)現更值得強調的是我們需要持續(xù)努力來進行瘧疾的預防控制,尤其是在非洲地區(qū)。”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工作僅限于這兩個大洲的兩個國家。在瘧疾更為普遍傳播之前,更多的國家也應該采取措施。
- 上一篇:感染輪狀病毒的孩子上月以來已超3000例 2014/3/13
- 下一篇:乙肝兩對半是什么 2014/3/12